欢迎来到!请登录 | 免费注册
文章详情
 
中医中药,回归自然

先贤论长寿者特征

发布时间2022-01-04 10:17 点击:339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早在《论语》里,孔子就提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还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内心仁厚的人,心境平和,心态稳定,坦荡为人,无忧无虑,不喜不悲,机体就会长期持续地处在平稳状态,自然也就会康宁长寿。这就是孔子所指明的长寿者之特征。

亚圣孟子善养浩然之气,以此来保证人体精气神的充足。精气神为人身三宝,其充盈自然是保障人体健康长寿的法宝。

孔子、孟子的见解其实和《素问》中的论述不谋而合。《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记载:“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就是讲,道德品质完备的人,就不会招致凶险祸害,而道德品质存在严重缺陷之人,就很难保全性命,更遑论长寿了。同篇中又云:“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这一观点其实与上述孔子、孟子之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素问·疏五过论篇》还有“诊有三常”之说。书中记载:“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候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这段记载强调了医者在诊察患者时,必须具体考虑到其贵贱、贫富、苦乐三个方面。也就是说要从患者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心理感受对其能否康复、能否长寿具有很大的影响。

由贫贱向富贵发展,生活越来越好,会使人心态愉悦,健康长寿。而如果不幸由富贵至贫贱,人的心灵、精神则会遭受内伤刺激,这种情况名曰“失精”“脱营”,虽无外邪侵害,却极易出现疾病甚至夭亡。可见,健康与否,长寿几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而情志因素是其中关键一环,这是古代思想家和医家的普遍共识。

《中外卫生要旨》是清代医家郑官应编著的一部养生类中医著作,引述了历代名医、养生家的养生要论。书中记载,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貌之厚重者寿,言之简默者寿。分别从气、质、量、貌、言5个方面综合论述了长寿者之特征。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从人的气韵上来看,温和柔顺,心平气和,从容不迫,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的人是长寿之相;在本质上是仁慈为怀,良善为心的人是长寿之相;在气度胸襟方面,凡是宽宏大量,心胸开阔,从不把鸡毛蒜皮之事放在心上的人,是长寿之相;相由心生,面容厚道,相貌庄重,沉稳持重的人也是长寿之相;俗话说,言为心声,沉默是金,且多言伤气,简默不语实是大智若愚,心中透亮,不妨时常倾听,一笑了之,所以话语不多,说话简明扼要的人也是长寿之相。

先贤关于长寿者之特征要素的概括皆是来自于长期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值得品味。(徐建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


山东省中药协会     版权所有
扫一扫
关注山东省中药协会公众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天泺路康桥颐东公馆16号楼-701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288701
鲁ICP备2020041169号